-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 深入开展网络安全知识技能宣传普及,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围绕产业链 打造创新链 放大价值链 推进企业集群发展研究
泰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科员 田佑君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不断深入,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对接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依托产业链打造创新链,依托创新链提升价值链,在“三链协同”中培育壮大企业集群,不断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一、产业链、创新链与价值链的涵义与关系
(一)产业链与创新链
产业链是以生产某核心产品的企业为龙头,借助其产品、技术、管理等优势,整合上下游相关资源,在特定区域内形成从基础产业到产成品销售的生产过程的集合,本质是产业中各企业间的供需关系;创新链是以某创新主体为核心,多主体协同配合,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创新过程的集合,本质是创新供给与生产需求的关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相关。创新链与产业链的精准对接就是创新主体紧紧围绕区域产业布局,以产品为基础,多主体协同发力,形成创新供给与创新需求互动对接的网络系统。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产业化为导向,消除“创新孤岛”现象,解决创新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实现创新与产业的高度契合、良性互动、融合发展。
(二)创新链与价值链
技术创新的过程是一个价值不断增值的过程,很多中外学者将创新和价值链进行结合,提出了创新价值链的理论,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政府、金融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主体在不同创新环节中相互合作,实现价值增值的网链结构。企业(产业)好比是一个黑匣子:一端输入资源、另一端输出产品/服务,价值在企业(产业)内部流动。在一些价值增值环节上,某企业拥有优势,在另一些环节上,其他企业可能拥有优势。在各自价值链的核心环节上展开合作,实现企业间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功能的大联合,体现出比单一企业更大的协同效应(企业集群),在整个价值链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1 1>2的价值链增值。
二、泰兴经济开发区发展现状
(一)企业集群效益初步显现
泰兴经济开发区(滨江镇)目前共有企业1519家,其中农业47家、制造业757家、建筑业118家、批发零售业299家、住宿餐饮业7家、交通运输仓储业93家、商务服务业21家、房地产物业16家、其它企业161家;共有规上企业157家,其中规上工业企业102家(化工企业71家、非化工企业31家;核心区企业85家,镇村企业17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28家,限上批零住餐企业2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6家。102家规上工业企业2017年实现产值591亿元,同比增长21%;工业国税开票575亿元,同比增长19%;工商税收24亿元,同比增长38%。今年上半年实现产值342.2亿元,同比增长19.3%;工业国税开票317亿元,同比增长16%;工商税收16亿元,同比增长18%。
(二)集群发展体系不断完善
园区按照“横向耦合循环发展,纵向延伸绿色发展”思路,着力打造“1 5 x”特色产业集群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五大产业集群,分别为以新浦化学、金江化学、阿克苏诺贝尔、红宝丽等14家企业为主导的氯碱产业集群,以爱森凝絮剂、盛泰化学、常隆农化、锦鸡染料等43家企业为主导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以格林美钴业、联成塑胶、梅兰新材料、汤臣压克力等19家企业为主导的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以济川药业、博瑞生物、科鼐生物、丰益春之谷等6家企业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苏伊士危废、福昌环保、爱科固废、联泰固废等9家企业为主导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三)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园区围绕建平台、育企业、引人才,加快构筑区域科创体系。载体方面,行业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和企业研发平台建设齐头并进,产业创新中心、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基地、省级科技孵化器、“中国透明谷”等产业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建有企业研发平台56家,其中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省市级企业研发(技术)中心47家,今年新申报市级企业研发平台2家。企业方面,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9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今年新培育5家企业申报科技小巨人企业,9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华盛银洋成功入选2018年度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人才方面,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召开专场招聘会、组织应届毕业生入区实习、与高校院所共建培训实践基地等方式,累计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400多名,其中省、市“双创”人才24名,今年新申报“双创计划”项目12个。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园区主导产业企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在部分领域拥有着一定的优势,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抗外部环境风险和国际市场竞争中,也暴露出了一定的问题。
(一)集群内企业层次低
从企业所处产业来看,产业类型相对单一,传统化工产业占比高,上半年园区主要行业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化学原料38.2%、专用化学品13.5%、油脂化工11.8%、化工新材料11.9%、医药农药17.4%、颜染料4.1%、电子化学品0.63%、节能环保0.25%、非化4.8%,传统领域的化学原料、油脂化工、染颜料和农药占比超50%,化工新材料、电子化学品、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占比小,非化基础薄弱。从企业产品结构来看,高端品种占比低,化工原料领域中烧碱、苯酐等产能过剩;专用化学品领域中传统中间体品种生产企业占一半以上;化工新材料领域以通用型pvc、有机氟材料、常规树脂为主。
(二)集群内企业协作少
随着产业链不断做粗做长,进入集群的企业不断增多,在大量企业进入同时,企业之间的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明确,企业的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高。但园区企业集群主要是依托主导产业来发展的,配套企业之间的联系较少,专业分工还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空间上的集聚并没有使集群内的企业之间形成紧密的联系,各企业之间交流较少,缺乏有效的信息、技术、资金、人才的流动路径,企业只是作为产业中孤立一点而存在,没有形成整体合力,某种程度上还存在同质竞争,尤其是在企业用工方面。
(三)集群创新能力低
从行业创新平台来看,有引领带动作用的公共研发和专业服务平台欠缺,精细化工产业研究院、产业创新中心等大平台建设滞后,人才公寓、商务中心等服务配套平台建设起步较晚。从企业创新平台来看,部分企业本质为总部生产基地,研发机构设在总部;部分企业因创新平台建设投入大,产出具有滞后性,建设意愿不强;部分企业虽建立了研发机构,但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硬件设施差,创新能力弱。从人才智力支撑来看,受待遇薪酬、发展前景等影响,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人才总量小、人才流失率高等问题,高层次人才集聚度与企业发展需求不匹配,尤其缺乏国家层级的领军型人才。
四、推进企业集群发展的思路与措施
(一)总体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优化产业结构为主线,链式发展为特色,项目大突破为中心,企业自主创新为动力,园区载体建设为支撑,围绕十大企业集群,全面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集群发展新路子。
1.打造高新技术企业集群。目前已有29家,再筛选出一批主要产品具有知识产权所有权、科技人员超职工总数10%、研发费用超同期销售收入总额3%、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总收入超60%的企业,培育16家,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45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
2.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目前已有11家,再筛选出一批年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或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销售收入占总收入超30%的高科技企业,培育7家,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18家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
3.打造科技小巨人企业集群。目前已有泰州级2家、省级2家,再筛选一批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同行业前10位、研发费用超销售收入2.6%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9家泰州级;筛选一批同行业前5位、研发费用超销售收入3%的企业,精心培育9家省级;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22家的科技小巨人企业集群。
4.打造隐形冠军企业集群。筛选一批长期专注并深耕于某一细分行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在国内行业市场占有率排名前10或在国际市场细分领域占据较高份额,参与制定国际/国家标准或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有一定数量专利发明的企业,培育10-15家,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6-10家的隐形冠军企业集群。
5. 打造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从高新技术企业中筛选出一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3项(含)以上、近三年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例超3%、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同行业(细分)前列、主营业务收入原则上超2亿元、建有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超10%的企业,培育2-5家,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5家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集群。
6.打造上市企业集群。目前已有主板上市1家、新三板上市2家,再筛选出一批经营3年以上、最近3年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元、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的企业,培育1家主板上市;经营3年以上、最近2年连续盈利且最近2年净利润累计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精心培育1-3家创业板上市;存续满2年、具有2年持续经营记录、挂牌前总股本≥500万的企业,培育1-3家新三板上市;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6-10家的上市企业集群。
7.打造两化融合贯标及示范企业集群。目前已有12家,再筛选出一批成功应用一项或多项信息技术、建立业务管理信息化集成系统、实施的信息技术在产品中的应用具有示范意义或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在行业中具有推广和示范作用的企业,培育3-6家,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16家左右两化融合示范企业集群。
8.打造名牌产品企业集群。目前已有15家,再筛选出一批具有国内注册商标、市场占有率居省内前列、年销售超3.5亿元、通过iso90001及质量信用等级a级以上企业,培育6家,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21家名牌产品企业集群。
9.打造知识产权贯标及示范试点企业集群。目前已有30家,再筛选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贯彻《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国家标准的科技型企业,培育16家;筛选出一批拥有市级以上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授权专利10件以上,含专利技术的产品年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企业,培育4家,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50家的知识产权贯标及示范试点企业集群。
10.打造质量信用等级企业集群。目前已有36家,再筛选出一批涉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3c认证、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等获证工业企业,培育8-10家,至“十三五”末,形成累计45家的质量信用等级企业集群。
(二)发挥“三链”,建设企业集群的具体措施
1.着力完善产业链,夯实企业集群发展基础。集群的打造必须要有产业链的支撑。立足现有产业,通过补链、强链、延链,做大做强主导产业链,吸引配套产业链,打造纵向成链、横向成群、区域大循环的、具有综合优势的企业集群。一是“拉长产业链”,促进企业集群专业化。通过“补链”,把主导产业链的缺失环节补充完整、拉长主导产业链环节,达到“纵向成链”的目的。加强园区烯烃资源、芳烃资源配套项目的建设,建设mto、pdh、轻烃裂解等项目来提高园区烯烃保障能力;优化提升现有粗苯加氢项目,同时招引建设mta等芳烃项目来提高园区芳烃资源供应量。二是“增粗产业链”,促进企业集群规模化。在“纵向成链“之后,把发展企业集群的战略重心放到“强链”上来,针对产业链的薄弱环节,吸引丙烯酸、苯乙烯、环氧乙丙烷等关键节点产品生产企业进入,鼓励适度竞争,提升企业集群竞争力、有效扩大集群的市场规模,达到“横向成群”的目的。三是“拓展产业链”,促进企业集群区域化。在现有产业链基础上,鼓励各种配套企业以及其它紧密关联、广泛关联的企业进入,突出发展高端化工新材料、日化、医药、电子化学品、特种专用化学品、涂料涂装等产业,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企业集群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实现企业集群知识、技术外溢,并强力辐射周边产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高质量上台阶。
2.着力构筑创新链,打造企业集群发展引擎。创新驱动引领企业集群发展。围绕创新创业平台,聚集创新要素,通过研发技术产业化、研发服务全球化,实现研发、制造、销售各产业环节聚集,促进企业集群发展量升质提。一是打造创业项目集群孵化平台。定位“1 5 x”产业体系,以新兴产品和关键前沿技术为重点,定位于创新型、专业级、一体式创业服务平台,在化工园区内,规划用地20-40亩,建设集众创空间、实验室、检验检测平台(线上线下)、孵化器、加速器为一体的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国家级新材料众创空间和精细化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通过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以赛造势、以赛招商”)、高校行、科研院所行、高峰论坛、技术峰会等多种形式,构筑创业人才、创业项目及创新要素集群,落户以克、以公斤为计量单位的高科技小微型项目,填补区内和区外化工产业发展中亟需的添加剂、催化剂、新品种、新剂型等空白,逐步形成种子项目甄选、创业扶持、资本运作、中试基地及产业化(项目输出)的创辅生态圈。二是打造协同研发平台。建立项目合作双向互动机制,采取“紧密结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和高校院所的欧洲杯网络平台的技术支持,鼓励和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三站三中心;挖掘现有企业总部科研资源,鼓励和引导企业总部在园区设立研发分中心,实现人才、技术共享;搭建企业集群技术创新联盟,畅通集群企业间互通资源、协同攻关、合作共赢的沟通渠道”等三大合作模式,多方合作,努力在重点合作领域共同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转化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合作一批有示范性的重大项目,打造一批协同创新企业集群,助力企业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三是打造人才汇聚平台。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为企业集群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制定各行业人才“需求清单”、智力供给“资源清单”和人才引进年度“项目清单”等“三张清单”,打通人才、项目供需信息沟通渠道,促进人才与产业、项目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鼓励企业推行股权和分红激励政策,调用管理和科技人才的积极性,力求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支持企业协同高校院所共建人才培训和实习实训基地,培育一批企业集群发展所需的高端人才、熟练技术工人、具有预测行业发展能力和管理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3.着力提升价值链,增强企业集群发展后劲。企业集群发展的后劲彰显在创新主体的培育上。实施三大工程,打造创新型企业集群,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创新集群发展格局。一是实施科技型企业助长工程。搭建产业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和专家库网上交流平台,拓宽专家提供建议和决策的渠道,建立服务“直通车”,提供项目申报、科技信息、技术转移、科技金融、专利管理等服务。以销售收入不超过2亿元、建有各类研发机构的中小微企业为科技型企业重点培育对象,吸纳现有科技型企业,及时做好“直通车”企业征集入库工作,通过便捷服务,帮助此类快速成长。二是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工程。大力实施科技领航计划,按照科技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上市公司的培育路径,加强企业的培育和指导。以培育现代科技创新型企业为目标,以区内已建有各类研发机构的24家企业为培育重点,加强服务引导,促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造行业单打冠军,做强新的增长点。三是实施上市企业倍增工程。按照培育一批、股改一批、上市一批的基本思路,结合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目标,建立股改清单,动态筛选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较强、盈利水平较好、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股改企业,建立分层次、分行业、分梯队的企业后备资源库。加强政策激励,开辟绿色通道,降低企业改制成本,积极引导股权投资机构参与股改,确保年年有股改,打造若干以上市公司为龙头、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集群。
1、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原创”的所有作品,其欧洲杯在线买球平台的版权属于山东国际商务网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文章来源:山东国际商务网”。
2、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文章类型:转载”、“文章类型:编译”、“文章类型:摘编”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及其子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来源,并自负法律责任。